在计划经济时代,水产品购销价目表是反映区域经济状况的重要历史文献。本文基于天镇县1964至1969年间的油印和手写水产品价目表,探讨其背景、内容特点和历史意义。该价目表主要记录了水产品批发环节的购销价格,涵盖鱼类、虾蟹等常见品种,是研究当时商品流通与价格管理的珍贵资料。
一、价目表背景与形式特征
20世纪60年代,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,水产品作为重要副食品,其购销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和管理。天镇县地处内陆,水产品主要依赖本地水库与河流捕捞,部分从外地调入。价目表以油印和手写形式并存,体现了当时办公条件简陋但记录严谨的特点。油印部分多为标准表格,印刷清晰,而手写部分则常见于补充更新或特殊品种的标注,反映了价格调整的灵活性。
二、水产品批发价格内容分析
从价目表看,1964年至1969年间,天镇县水产品批发价格整体稳定,但受供需和季节因素影响略有波动。主要品种包括鲤鱼、鲢鱼、草鱼等淡水鱼类,以及虾类和贝类。例如,鲤鱼批发价在1964年约为每斤0.3-0.5元,至1969年小幅上涨至0.4-0.6元,体现了通胀控制下的温和调整。价目表还标注了购销差价,通常为5%-10%,用于覆盖运输和损耗成本,显示了计划经济下价格体系的合理性。
三、历史意义与社会影响
这份价目表不仅记录了水产品的具体价格,更折射出当时的经济政策与社会生活。通过油印和手写形式,我们看到了基层单位在执行国家定价时的实际操作,以及资源分配的透明度。它有助于后人理解计划经济下的商品流通机制,并为当代价格改革提供历史借鉴。天镇县的水产品批发数据可作为区域经济史研究的案例,揭示内陆地区在资源匮乏时期的应对策略。
天镇县1964-1969年水产品购销价目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缩影,其油印和手写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。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,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脉络,并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经验参考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uikangsp.com/product/910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1-21 11:52:34